康复后,这些人群要小心二次感染******
目前很多新冠病毒感染者逐渐康复,然而,不少人担心,如果新冠病毒的毒株不同,是否会再次感染。为此,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请他就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转阴后3—6个月内发生二次感染概率较低
“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主要与人体免疫水平、病毒株变异以及后期个人防护有关。”张伯礼说,相较于早期变异株,奥密克戎可能引发更多的突破性感染和重复感染。
不过张伯礼表示,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虽然尚未有大样本人群证据显示奥密克戎变异病毒株感染后持续免疫的具体时间,但在新冠病毒感染后,人体免疫系统已在发挥作用。根据当前临床观察,感染后3—6个月内发生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
与此同时,很多人担心二次感染新冠病毒会加重症状。对此,张伯礼表示,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与是否有基础疾病、病毒感染剂量以及个人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相关。但从目前多数报道来看,由于机体已产生免疫力,第二次感染的症状一般会较上次轻。
不过,他强调,也有少数研究报告显示,与仅感染过一次的患者相比,再次感染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包括肺部、心血管、糖尿病、胃肠道和神经系统等并发症。
建议康复六个月后接种新冠疫苗
“虽然短时间再次感染相同新冠病毒变异株的可能性不大。但免疫力较差的人群容易反复感染,包括老年人、婴幼儿、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以及免疫缺陷人群,短期内存在二次感染的风险,特别是面对新的变异株时。”张伯礼介绍,医生、护士等高风险岗位的人群,所处工作环境传播风险高,接触变异毒株多,工作强度大,二次感染的风险较高。
“为了避免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的再次感染,转阴后也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张伯礼强调,“阳康”6个月后可以接种新冠疫苗,最好采用序贯策略,注射异种疫苗,以强化免疫屏障。
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康复者而言,预防二次感染最好的办法仍是落实好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注意手卫生、注意休息、勤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特别是对老年人和儿童“阳转阴”患者,应当注意保暖,尽量少聚集,保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营养饮食,增强免疫力,尽量降低再次感染的风险。
如果出现再次感染,一定要首先分清“复阳”与二次感染。“复阳”发生在转阴后2—3周内,患者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主要是体内残留病毒片段检测出的阳性,一般没有传染性;而二次感染一般发生在首次感染后数月至一年内,相当于一次新的感染,一般有临床症状出现,并且病毒核酸载量较高,具有传染性。
“‘复阳’患者一般无需再治疗,注意休息,合理膳食和营养即可。”张伯礼提醒,二次感染的患者需再次进行规范治疗,并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做好自我隔离,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记者陈曦)
【漫画】复杂密码也不一定安全?问题原来出在了这里******
如今,各式各样的应用软件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但这些软件很多都需要用户申请该软件的账号,并需要有对应的密码。如果将密码设置的复杂且不同,长时间不登陆,就极易忘记,找回密码都要浪费半天的时间。
很多用户为了省事,会考虑“一招鲜”,所有账号都设置一套复杂的密码,以保证复杂性的同时还容易识记。但这样也存在很大的弊端,容易出现“撞库”等事件发生,即攻破一个网站的密码,所有的个人网络信息都变得公开透明。设置密码的问题看似简单却经常困扰着日常生活,那么如何解决这种困扰?
一些复杂安全且有好记的密码方法
1、个人喜欢的短语拼接。最好能有数字、字母和大小写,如果方便还能加上符号。
2、整句化成散词。“cqmygysdss(LB)”即为“床前明月疑是地上霜(李白)”的简写版本。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自行“DIY”。
3、中英文搭配组合。比如“Woaiwork2022”,即为“我爱工作2022”,“工作”的拼音用“work”代替。
设置密码的一些通用原则
1、密码长度至少 12 位。
2、“数字、字母、特殊符号”,最好全部覆盖这三种类别的字符。
3、不使用和账号一样的密码等。
总的来说,千万不要一个密码走天下,不然一处失守,处处失守。尤其对于重要的工作账号密码,一定要格外重视。如果感觉密码太多太过复杂,也可以考虑密码保险箱之类的小工具,来帮忙自己协助管理账号密码。
光明网、安天科技联合出品
策划/编辑:李飞 雷渺鑫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